潍坊:盐碱地上描绘生态画卷


记 者 石如宽 谭佃贵

通讯员 袁明国 报 道

本报潍坊讯 7月的潍坊滨海区风景如画,从草木葱茏的生态廊道,到碧水流淌的白浪河,从万顷绿涛的沿海防护林,到开窗见绿的宜居之城,逐绿而行的潍坊滨海区正加快描绘高品质生态文明新画卷。

在位于潍坊滨海区的“南红北柳”生态工程滨海示范基地,郁郁葱葱的柽柳凭借耐盐碱、耐旱耐涝等特性,在盐碱地上茁壮生长,一条几千米的绿色长廊与海岸线平行,蔚为壮观。

“柽柳对土壤改良效果明显,目前土壤盐渍化程度已由原来的的7‰降到3‰,不仅优化了土壤结构,同时还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,地表植被覆盖率可达80%以上。”山东柽霖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淼说。

在潍坊滨海区种植的“鲁柽1号”柽柳,由山东省林科院改良培育,具有高耐盐、耐贫瘠、不惧风暴潮、生命力顽强等特性。如今,70余万株柽柳耸立,建起了海岸线绿色生态屏障。

在潍坊滨海区的潍坊国际风筝放飞场东侧,山东乐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3000亩柽柳长势旺盛,枝条随风摇曳,树下的肉苁蓉也破土而出。肉苁蓉是名贵中药材,药用价值极高,寄生在柽柳根部,不用额外浇水施肥就能生长,是发展林下经济很好的选择。

在潍坊滨海区,像“鲁柽1号”柽柳一样可以原土种植的还有潍坊东森农业科技公司研发的“东森1号”柳树。“我们以旱柳为基础,结合了南方白柳的基因,自主研发出‘东森1号’,在重度盐碱地上原土种植,成活率98.5%,养护综合成本比换土种植成本压缩至60%。”东森农业总经理朱磊说。

近年来,潍坊滨海区坚持科技兴绿,研发与引进并重,鼓励扶持绿化企业科技创新,成功培育了“鲁柽1号”“东森1号”等一系列耐盐碱植物,累计修复生态海岸线36.5公里,建成沿海防护林、绿化带8万多亩。

生态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。潍坊滨海区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全域创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,执生态之笔,挥毫泼绿,加快绘就一幅绿地常在、绿水长流的壮美生态画卷。

本文转自 大众网

常用工具